眼科医生揭秘,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为何会让人‘屏幕兴奋’?

在当今数字化时代,电子屏幕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你是否曾注意到,长时间面对电脑、手机或平板电脑后,不仅眼睛感到干涩、疲劳,甚至整个人都处于一种莫名的“兴奋”状态,难以入睡?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科学原理呢?

答案: 这种“屏幕兴奋”现象,很大程度上归因于电子设备发出的蓝光(Blue Light),蓝光具有较高的能量,能够穿透眼球直接到达视网膜,影响我们的生物钟,当眼睛长时间暴露在蓝光下,会减少褪黑激素的分泌——这是一种促进睡眠的激素,褪黑激素水平的降低,会扰乱我们的睡眠-觉醒周期,导致睡眠质量下降,进而让人在非睡眠时间感到“兴奋”。

持续的视觉刺激也会激活大脑的奖励中心,释放多巴胺等神经递质,带来短暂的愉悦感,这种即时满足感会让人不自觉地延长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,形成恶性循环,进一步加剧“屏幕兴奋”现象。

眼科医生揭秘,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为何会让人‘屏幕兴奋’?

作为眼科医生,我建议大家采取以下措施来减轻“屏幕兴奋”的影响:一是设置电子设备的蓝光过滤模式;二是每隔20分钟远离屏幕,进行眼部放松练习;三是尽量在睡前一小时不使用电子设备,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褪黑激素分泌时间,通过这些措施,我们可以更好地平衡数字生活与健康睡眠,享受高质量的“数字时代”生活。

相关阅读
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