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洗手液在眼科诊疗前后使用需谨慎选择?

在眼科诊疗的各个环节中,手部卫生是预防交叉感染、保护患者及医护人员免受病菌侵害的重要措施之一,对于眼科医生而言,选择和使用洗手液时需格外谨慎,因为不当的洗手液使用可能会对眼睛造成刺激或损伤。

为什么?

1、成分考量:许多市售洗手液含有酒精、香精、防腐剂等成分,这些成分在去除手部污垢的同时也可能对眼睛产生刺激,酒精含量较高的洗手液若不慎入眼,会立即引起刺痛、流泪等不适症状,甚至可能对角膜造成损伤。

2、pH值影响:眼睛对pH值的变化非常敏感,而市售洗手液的pH值往往与泪液(弱碱性)不同,若使用后未彻底冲洗干净,残留的洗手液可能改变眼部pH环境,导致眼睛不适或感染。

3、残留问题:即使冲洗后,某些化学成分仍可能残留在皮肤上,当医护人员再次接触患者时,这些残留物可能通过接触传播给患者,增加交叉感染的风险。

推荐做法:

选择无酒精、无香精、低刺激性的洗手液,确保其pH值与泪液相近,减少对眼睛的潜在刺激。

为什么洗手液在眼科诊疗前后使用需谨慎选择?

使用后务必彻底冲洗双手,确保无任何残留物。

在诊疗前后使用流动水及肥皂进行手部清洁,虽然这比使用洗手液更为繁琐,但能更有效地去除手部污垢和微生物。

对于特别敏感或易受刺激的眼睛患者,提前告知其医护人员将采取的洗手液类型及清洁方法,以便患者自行采取预防措施。

在眼科诊疗中,选择和使用合适的洗手液是确保医疗安全的重要一环,通过科学合理的选择和操作,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因手部卫生不当而导致的眼科感染风险。

相关阅读

发表评论

  • 匿名用户  发表于 2025-01-11 02:51 回复

    眼科诊疗前后,选择洗手液需谨慎以防刺激眼睛。

添加新评论